怎樣正確使用吊針液?
注干輸液技術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植保技術,與傳統的噴藥、毒土、熏蒸、涂抹、灌根、土施等相比,注干輸液對藥劑的利用率高,污染小,而且可以深入植物內部解決某些疑難雜癥,因此一經推出,就迅速流行起來。嘗試新的植物保護方法是可以理解的,但并不是每一棵樹,每一種藥劑都適用于吊袋插瓶。植物保護專家多次提醒,不對癥下藥,即亂用或濫用,結果只能是自找麻煩。那怎樣正確、恰當地使用吊袋插瓶呢?這種方法還有哪些植物不能使用呢?今日大樹吊針液將為您詳細分析:
先了解適用范圍
注射輸液法的初衷是防治植物蛀干害蟲、維管束害蟲,以及補充樹體營養,調節植物生長活動,治療植物缺素癥等。這種方法可以將具有內吸作用的殺蟲劑稀釋液或營養物質注入樹干,使其在樹體內隨蒸騰液流均勻地到達各個部位,從而達到治蟲或營養的目的。常用的輸液方法有吊瓶(袋)輸液、自流式樹干注藥和噴霧器壓輸。注射輸液可以在春季樹液開始流動到秋季樹體休眠前進行。其中,吊瓶輸液適用于樹干直徑5厘米以上的幼苗。如果樹干太細,輸入的藥液不能很好地流入木質部,也會對樹干造成一定的傷害。自流式樹干注射適用于樹干直徑10厘米以上的高大樹木,主要利用大氣壓差和蒸騰拉力的雙重作用,使液體通過斜插在樹干上的自動輸液器緩慢進入樹體。
掌握操作要點
注入輸液時,必須掌握幾個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。
第一,輸液位置稍低為好
最好距離地面30厘米。打孔時,與樹干成45度角,向下傾斜5-10厘米,使用手動鉆頭,鉆頭細度約為3毫米。盡量把里面的碎木屑清理干凈。
其次,掌握輸液時間
最好在植物生命過程中最薄弱的環節服藥。此外,還應考慮食用植物的安全期。
第三,注意藥物的突擊或強化
輸入藥物后,立即在植物體內達到所需的殺蟲有效濃度。特殊情況下,需要陸續輸入一些藥物,稱為鞏固量或維持量,目的是維持植物體內藥物的有效殺蟲濃度,使其在較長時間內具有防治害蟲的功能。藥物濃度通常根據害蟲的性質來確定。一般來說,輸液殺蟲的有效濃度在0.015%到0.05%之間,太小的濃度不能起到殺蟲的作用,甚至可以培養害蟲的抗藥性。如果濃度過高,樹體積累過多,植物葉片就會燒壞。
技術還有待完善
目前吊針液輸液植保僅作為傳統植保的完善手段,可以通過噴灑方法有效防治害蟲,絕不提倡輸液植保。由于輸液的有效濃度、合理的輸液次數、藥劑的合理選擇和輸入液的配伍等原因,目前還不成熟,在一定時期內無法普及推廣。目前,在防治植物韌性皮膚病時,輸液植物保護顯示出很大的局限性。例如,柳樹的腐爛皮膚病。目前能從韌性皮膚下傳導的內吸殺菌劑較多,但這種殺菌劑在木本植物移動性較差,只能用于草本植物禾本谷病害的防治。能從上到下傳導的藥物非常有限,只有吡氯靈等毒性較大。能在植物韌性皮膚上實現雙向傳導的殺菌劑較少。因此,藥物的選擇也阻礙了注干輸液。
- 上一個:大樹移栽維護的常見問題及對策
- 下一個:保水劑的類型和特點